在春意盎然的时节,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开展了一场有意义的劳动实践课,4月11日-12日,我院组织2023级社会学1、2班的学生开展春季农耕开种活动。辅导员王颖超与学生们一同投身于劳作之中。
4月11日下午,王颖超带领学生们手持铁铲、铁锹等工具,来到大学生活动中心旁的农耕田,指导并示范如何翻整土地、处理杂石。强烈的日光很快就让劳作的同学们汗湿了衣襟,但酷热并未击退大家的热情,学生们积极投入开荒工作,大家全力拔除扎根颇深的杂草、清理表面的石块。大家在摸索中相互学习,逐渐掌握了耕作技巧,劳动进度也随之加快。经过两个小时的辛勤劳作,荒地变得平坦松软,为后续作物种植的做好了准备。

同学们积极投入开荒活动
次日上午,施肥种苗环节有序展开。王颖超向同学们详细讲解施肥用量、位置及种苗间距、深度等要点。讲解结束后,同学们为土壤布下肥料,并严格按要求种下幼苗,小心翼翼地压实泥土,确保幼苗能够稳稳扎根。土地上的每一株幼苗都承载着同学们的期待,大家憧憬着在这片农耕热土上的幼苗能茁壮成长、绽放生机。

同学们分组协作进行翻地

老师与同学们细心种下幼苗
2023级社会学2班马美秋表示:“仅仅一天的开荒就如此艰难,农民们日复一日的劳作可想之不易。这次活动对我来说很有意义,让我深切体会到最基础的劳动,也能锻炼一个人的身心耐力,打磨一个人的心性。”
学院期望通过这样的劳动实践课,让学生们不仅能掌握种植技能,还能在实践中磨砺意志。未来,民社学院将持续探索更多劳动实践形式,拓展劳动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把劳动精神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学生实现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