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学院要闻>正文
2025年广西民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高级研修班、广西传统制茶技艺传承人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
2025年09月05日 郑晓璇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9月2日上午,“2025年广西民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高级研修班”和“2025年广西传统制茶技艺传承人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广西民族大学研习基地二楼圆桌会议室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乔毅华副处长、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以下简称民社学院)院长郝国强、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顾淑红、民社学院原党委书记吴兆明、硕士生导师谭静老师、刘霁萱老师等教师代表及全体学员参加开班仪式,仪式由民社学院副院长滕成达主持。

开班现场

乔毅华副处长强调,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对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守护精神家园具有深远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直接关系到民族根与魂的延续。广西已逐步构建起涵盖项目、传承人、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生态保护区“五位一体”保护传承体系,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当前传统工艺仍面临传承人综合素养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品牌特色缺乏等多重挑战。此次培训班的举办,旨在搭建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桥梁,通过提升传承人的技艺水平和创新能力,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推动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他希望学员们能够深刻领会培训的意义,通过系统的学习提升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坚持学用结合,将所学知识有效运用于传承实践,切实增强自身的传承能力、审美意识,并提高技艺水平。同时,他要求学员们严格遵守学习纪律,认真完成培训任务,积极助推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贡献更大的力量。

乔毅华副处长讲话

郝国强院长简要介绍学校和学院的基本情况,并对往期培训班的开办经验进行总结。他指出本期培训将在以往经验基础上,采用讲座、研讨、实践操作、考察观摩等多元化教学形式,着力提升传承人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加强其对非遗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理解。最后,强调本次培训注重推动非遗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鼓励传承人将传统技艺融入乡村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为提升乡村文化内涵、激发经济活力提供支持。同时,民社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促进非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郝国强院长讲话

民族服饰制作技艺班学员代表吴双林在回顾其返乡创业历程时表示,创业初期,他既以非遗传承人身份,也对传习工作充满困惑,有幸在2019年参加广西民族大学举办的民族服饰制作技艺培训班,获得了系统性、专业性的指导,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培训结束后,他深耕于民族服饰制作,陆续被评为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柳州市美术工艺大师,其创办的企业也先后获评广西传统工艺工作站和自治区级非遗工坊。吴双林认为,非遗培训既是专业技能的“加油站”,也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期待能够通过此次高级研修班与同行深入交流,共同推动民族服饰技艺的传承与振兴。

民族服饰制作技艺班学员代表吴双林讲话

传统制茶技艺班学员代表潘宇在分享其学习制茶的经历时谈到,制茶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与自然对话、传承茶人智慧的修行过程。作为长期在一线茶企的制茶人,他深知一杯好茶的诞生,离不开风土、时节、技艺和用心的融合,无论是采摘、摊晾,还是杀青、揉捻,乃至发酵、烘干和储藏,从茶叶加工到茶汤冲泡,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时间的积淀与技艺的传承。潘宇表示,自己十分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希望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不仅能够提升手上的实操功夫,更能深入理解茶背后的文化内涵,努力增强理论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传统制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制茶班学员代表潘宇讲话

2025年广西民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高级研修班和广西传统制茶技艺传承人培训班共有来自广西南宁、柳州、河池、桂林、玉林等地45名学员,培训时长为期一个月。本次培训将采取讲座、交流研讨、实践操作、考察观摩和展演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旨在通过系统化培训与实践,提升非遗传承人及相关学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课程内容将深化学员对非遗政策法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与民族传统文化内核的认知与理解,同时加强其内在传统技艺实操与本土非遗创新应用方面的能力。通过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传承群体的文化自觉与使命意识,积极推进活态传承模式的落实,助力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有机结合,从而实现非遗项目的可持续传承与发展,不断提升非遗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化影响与社会认同!

开班合影

附件【开班合影.jpg已下载
附件【服饰班学员代表吴双林讲话.jpg已下载
附件【制茶班学员代表潘宇讲话.jpg已下载
附件【郝国强院长讲话.jpg已下载
附件【乔毅华副处长讲话.jpg已下载
附件【开班现场.jpg已下载
上一条:熊昭明教授团队著作再次在国外发行
下一条: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师生参加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西主场城市(百色)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关闭窗口




院长信箱
   

学院公众号
   

团委公众号
   

研究生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