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学院要闻>正文
【党课开讲啦】民社学院“党课开讲啦”暨历史系“谈家事·品国史”课程思政沙龙顺利开展
2022年11月20日 黄楠 陈思懿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11月17日晚,民社学院在学友楼406教室开展“党课开讲啦”暨历史系“谈家事·品国史”课程思政沙龙(第十期),本次讲座主题为“红色文物里的中国记忆:家书抵万金,侨批鉴侨心”,由历史学教工党支部书记滕兰花教授主讲,采用线下集体学习、腾讯会议在线学习的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历史学教工党支部和历史学本科党支部师生共同参加。

滕兰花教授带领同学们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里的一段话:“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随后她用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引出本次讲课内容。

“侨批”亦称“银信”,是指近代以来海外华侨华人主要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国内眷属的家书(信)和汇款(银)凭证的统称,其基本特征是银、信合体。滕老师以民族博物馆收藏的一封抗战时期的越南侨批为切入点,通过自身在越南的“侨遇”、侨批值万金、以侨为桥三个方面进行讲述,分享了她在越南访学期间所见到的华人会馆以及侨胞的故事,对印尼陈君瑞寄潮汕侨属的“难”字侨批、广东江门、汕头的侨批故事等等进行讲述,并特别介绍了广西东兴侨批汇路在抗战时期的历史记忆。

在“以侨为桥”这一部分,滕兰花与同学们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6月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的讲话:“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海外侨胞,秉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不忘祖国,不忘祖籍,不忘身上流淌的中华民族血液,热情支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她特别指出侨批是侨胞眷属的“经济生命线”,是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识、价值观念、人伦道德和商业智慧在华侨社会的具体反映,侨批的灵魂在于其家国情怀、文明互学互鉴的先行实践。

参加本次学习的同学们均表示受益匪浅,了解了侨批文化,开拓了眼界,有效加深了对于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内涵的认识。(编辑:隆鹏志 校对:王浩)

上一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考古遗存研究及相关历史文献整理”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下一条:【喜讯】历史系学子在2022年广西民族大学思政课展示活动中荣获佳绩
关闭窗口




院长信箱
   

学院公众号
   

团委公众号
   

研究生会公众号